課程主軸:種子保存與種子網絡、採集森林、食農教育基地植物紀錄、小組設計—基地觀察等
<種子分享會—我看見的教案>
一連兩天的種子分享會,由PDC前幾屆學長姐及志工、同學分享今年採收的種子,例如紅藜、小米、鄒豆、米豆、臺灣百合等等,讓有種植和農耕需求的夥伴交流取用,也達到保種功用;現場還有美滿老師分享她按照種子傳播或科別收集而來的種子,像是海漂種子、豆科、殼斗科、松、杉科等種子,還有一些手作品,琳瑯滿目,讓人哇聲連連~
其中有兩個小教案很有趣:
- 把欖仁、楓香、蘇鐵、千年桐、銀葉樹、台灣胡桃的種子放入用茄苳染過的小布包裡,把手伸進去小布包裡,「摸一摸,猜猜我是誰」?想陷害別人的話,這時候放個板栗或大葉苦櫧(Castanopsis kawakamii)進去就沒錯了(just kidding)!
- 把紅豆、綠豆、青仁黑豆放入塗黑的寶特瓶裡,「搖一搖,聽聽我是誰」?
現場展示的風力傳播種子,讓我想到了幾年前去沙巴熱帶雨林探索中心和紅樹林觀察到的龍腦香科(Dipterocarpaceae)種子,很大部分以風力傳播,大小、翅膀、型態不一(參考內文照片),真的不禁讚嘆大自然的奧妙!
<食農教育基地探索—植物調查>
秋天下午睡意甚濃,Tammy老師索性讓大家一起探索基地裡的植物(哇,我的精神來了),植物調查與紀錄是了解某一塊土地的方式之一,例如山黃麻、構樹、血桐很常出現在人為擾動頻繁的地方(次生林);台灣赤楊長在崩塌處且日照充足之處;潮濕或溪谷常見大葉楠、水同木、白肉榕或者蕁麻科的植物,觀察某些植物出現的地點,歸納此處潮濕、光度、風、土壤等情況,以前做植群調查時,發現不同的生育地環境(風衝林、山頂、中坡、下坡、凹地….),容易出現伴隨這個環境會出現的植物,但也有些植物來自人為墾作、藥用等各種因素而種植,帶著好奇的眼鏡觀察,植物能帶給我們好多好多的線索和樂趣!
<種子球製作─另一種小教案>
第一次聽到種子球,是在園藝治療的教案裡,種子球的製作相當簡單,把土壤介質混合種子捏成球,至於土壤介質,依照每個土地土壤不同而有調整,以大肚山紅土為例,我們採用紅土:自製堆肥:沙=3:1:一小搓的比例,加水捏成球,至於種子球大小呢?過大或過小皆不合適,大概直徑2cm不等,捏成圓的扁的都可以,可以使用不確定是否「過期」的種子當餡,也可以使用當地原生樹種,作為復育大地使用,種子球也能避免動物吃食,捏土、玩土、把種子球丟到要植的區域裡,相信不論大朋友或小孩子,都會覺得很有趣:)
後記:
我們捏的種子球好像巧克力球,口水流下來了,哈。